澎润研究院&准聚数据:2025年移动的生活:中国旅居住宿市场洞察报告 (59页)
在现代社会,旅居模式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,从传统的短期住宿到长期居住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自由、多元的生活方式。无论是寻求新鲜感的“数字游民”,还是希望颐养天年的"养老群体”,旅居都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,而是一种新兴的市场趋势。然而,面对日益增长的旅居需求,市场供给却显得相对滞后,缺乏针对不同客群的精准服务和产品创新。
客群特征
年龄分布从年龄分布来看,45岁以上人群依然是旅居市场的核心,其中60岁以上群体占比最高,这一现象表明,旅居仍然与养老需求紧密相关。然而,18-35岁年轻群体的占比达31%,显示出旅居正在突破“养老专属”的刻板印象,正从退休后的生活方式向多元生活方式拓展,年轻一代的旅居需求同样不容忽视。
结构分布从职业结构来看,退休人士仍占据主导地位。然而,自由职业者和学生等其他群体的占比同样值得关注,其中自由职业者的旅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类型。这表明,旅居正逐步向灵活就业人群渗透,随着远程办公的普及,工作方式逐渐趋向高度灵活化,“旅居+工作”的生活模式的可行性正在提高。
行业分布行业分布方面,金融、科技、自媒体等行业的从业者在旅居群体中占据较高比例,数字游民和灵活就业者正在成为旅居市场的核心用户群体。这些行业具备较高的远程办公适应性,工作模式高度依赖数字化工具,因此更容易接受并实践“旅居+工作”的生活方式。相比之下,传统制造业、零售业等对固定办公地点要求较高的行业,其从业者旅居比例相对较低。
旅居时长与频次调查显示,1-3个月的中期旅居占主要比例,短期旅居和长期旅居各占到约30%,中期旅居占比较高,也启示国内的旅居产品特点应满足1-3个月的需要,既需要支撑在地化的生活特点,又需要相比住宅具备一定的灵活性。
从需求频次上看,大部分旅居者一年会有3次以内的旅居出行需求,再结合旅居者的住宿长度,可见相对短期度假,旅居者可以为旅游市场贡献足够的住宿需求。

扫一扫关注旅通小精灵微信公众号
发送旅居006免费获取报告
AI旅通助力旅游企业数字化升级,用旅通-经营・管理很轻松,第三代旅行社管理系统数字化赋能营销、业财、在线金融、线上经营...免费体验,欢迎咨询了解
免费试用
立即咨询